返回顶部

高温“烤”验

2022年5月8日,家住新西兰卡罗尔·帕克向往常一样出门散步,在道特利斯湾的托克劳海滩上,她发现了22只小蓝企鹅的尸体。这并非偶然现象,其实,就在不到一周前,当地自然保护部门就曾接到报告称,在同一地区发现了另一批20多只企鹅的尸体。

小蓝企鹅之死

新西兰自然保护部门的科学家格雷姆·泰勒称,导致这些小企鹅大量死亡的“罪魁祸首”正是气候变化。小蓝企鹅喜欢在冷水中捕食,然而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,海水的温度上升了。同时,该地区出现的“拉尼娜”现象也导致了海水升温,大幅减少了企鹅可捕食的猎物数量。

认识小蓝企鹅:

水深火热,北极熊之殇

小蓝企鹅的并非唯一受到高温天气影响的物种,全球持续增长的气温变化也对北极熊的生存环境带来挑战:高温导致北极的浮冰逐渐开始融化,北极熊必须游过相当长的一段距离才能找到结实的冰层生活。在此期间,北极熊可能因为体力不支溺毙在水中。同时,全球变暖也会使北极熊的猎物相应减少,每年都会有很多饿死的北极熊。

“油”煎“火”燎,如何是好?

无论是小蓝企鹅还是北极熊,持续的全球高温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事实,而原油泄漏问题更是让小蓝企鹅的生存环境雪上加霜。

原油泄漏
  • 1979年7月“大西洋女皇”号事故,泄漏原油近28.7万吨
  • 1978年3月“阿莫科-卡迪兹”号事故,泄漏原油22.3万吨
  • 1979年7月“大西洋女皇”号事故,泄漏原油近28.7万吨
  • 1983年8月“贝利韦尔城堡”号事故,携着11万吨原油沉入了深海
  • 1988年11月“奥德赛”号事故,油轮海上爆炸吞没了船上13.2万吨
  • 1989年3月“埃克森-瓦尔迪兹”号事故,泄漏原油5万吨
  • 1991年5月“ABT夏日”号事故,油轮货仓泄漏并起火
  • 1991年4月“M/T天堂”号事故,泄漏石油约14.5万吨
  • 2002年11月“威望”号事故,装有6个油箱的船后部沉入海底
  • 2003年7月“塔斯曼精灵”号事故,约1.24万吨原油漏进大海
  • 2010年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
  • ……

船只增多、石油钻探都可能导致原油泄漏,羽毛被油膜黏住的小蓝企鹅在油膜海面上行动困难,于是滞留在泥污中,窒息或者因中毒而死亡。此外,溢油产生的油膜覆盖在海洋表面,会影响浮游植物光合成速度,某些藻类会全部死亡,有些种类会大量繁殖,海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,也阻碍着大气与海水正常的气体交换。长期覆盖在冰面上的油膜会增强冰块的吸热能力,加速冰层融化,从而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潜在影响。

近50年来,引起地球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是"人类排放的温室效应气体",自工业革命以来,主要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,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一直在增长。只要不停止排放温室效应气体,地球的气温就会继续升高。

高温造成的恶果正向人类步步紧逼!

天理有常,退路毋多

荀子说,“天行有常,不为尧存,不为桀亡。全球气温升高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体现在世界各处,濒临灭绝的物种、融化的冰川都是佐证。异常的高温也给人类不断地敲响警钟:越来越频发的热射病、即将消失的小岛……

“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”,人类是聪明无比的生灵,既然面临气候变化问题,那么就必须采取行动加以解决,没有任何其他选择。

尾声

英国杂志《新科学家》刊登了一篇有关全球持续高温的问答,最后一个问题是:“我们应该有多担心?”问题的答案则是另一个问题:“你觉得自己有多走运?”

高温“烤”验,是一道回避不了的考题,时间不多了,人类终归需要向自然递上答卷。